
行業新聞
聚焦干細胞!國家兩會、科技日報、衛健委明確支持干細胞產業發展
干細胞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自我更新以及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參與損傷組織與器官修復的潛能的細胞,隨著科研水平的長足緊張,干細胞在我國被廣泛應用于疾病的治療研究中,取得了令人興奮的成果。
值得關注的是,近些年在國家兩會以及各類公開平臺上,干細胞多次被提及。今天這篇文章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國家對于干細胞及其產業化發展的公開態度。
兩會聲音:大力推進基因治療研發和干細胞產業
2024年3月5日上午9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這個重要年份召開的全國兩會,備受各方關注。
生命科學、細胞產業、干細胞技術、長壽科技.......這些關鍵詞被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及并建言獻策。尤其是干細胞,已經成為2024年兩會的重要議題。
隨著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干細胞和基因治療已成為現代醫療領域最具潛力和革命性的治療手段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丁列明提出了《關于大力推進干細胞產和基因治療藥物研發的提案》,旨在推動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發進度,提高我國在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競爭力。
提案中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產業政策供給:政府應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投入干細胞和基因治療藥物研發,提供資金支持、稅收減免等優惠措施。
2、引導國內資金投資:通過設立專項資金、引導社會資本等方式,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到干細胞和基因治療藥物的研發中,形成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投入機制。
3、堅持科學無國界,深化國際合作:在遵守國際規則和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加強與國外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共同推進干細胞和基因治療藥物的研發和應用。
4、放開外資限制:允許外資在中國CGT(Cell and Gene Therapy,細胞和基因治療)領域投資布局,促進國內外企業同步競爭發展,加速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
這不是生命科學在2024年的第一次亮相了,早在開年,干細胞作為生命科學的重要研究方向,幾度登上兩會的舞臺。
科技日報發文:干細胞研究或將引發醫療技術革命
近日,《科技日報》刊登了一篇有關干細胞的文章,在一次科學會議上,眾多科學家們紛紛發表對再生醫學“新星”干細胞技術的看法,并一致認為干細胞將引發新一輪醫療技術革命。
目前,再生醫學主要以干細胞研究和應用為基礎,以組織器官的修復與重建為目標,綜合利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等學科的原理與方法,在基因、細胞、組織、器官等不同層面,研究、開發組織和器官修復改造技術和醫學手段。
進入21世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隨著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等顛覆性生物技術不斷突破,干細胞研究不斷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交叉融合,革命性地改變了再生醫學的研究范式,并將帶來生命健康領域的產業變革。
國家衛健委科教司征集“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重點專項立項建議
為做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立項工作,充分發揮有關單位和領域專家在專項項目需求凝練方面的優勢,2024年2月2日,國家衛健委科教司發布關于征集“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等6個重點專項立項建議的通知。
其中,“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是重點專項立項之一,圍繞干細胞發育與器官修復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干細胞命運調控、器官形成與衰老機理、器官功能重塑與制造、基因編輯與調控方法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并開展器官再生調控藥物、生物人工器官、疾病類器官模型等前沿探索,為重要組織器官修復與替代及重大疾病診療提供創新理論和技術。
《通知》總體定位圍繞衛生健康領域國家重大需求,以引領生命科學前沿、服務人民生命健康、提升健康產業發展質量為目標,布局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生育健康及婦女兒童健康保障、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前沿生物技術、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等6個重點專項。
干細胞像是“生命的種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的細胞,具有修復再生器官和各種組織功能的能力,在治療免疫系統、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心血管系統、骨關節等方面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目前國家政策支持干細胞行業發展的傾向愈加明朗,法律法規也將隨之完善。
我們相信,隨著科研的深入和技術的突破,干細胞領域必將迎來更加璀璨的時刻。在不久的將來,干細胞技術將造福更多患者,點亮人類健康的希望之光!